广播台

[襄阳城事] 襄阳直航香港航线开通 推动国际(地区)合作迈上新台阶

[复制链接]

112

主题

112

帖子

3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发表于 2024-3-20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0日,襄阳架起融入国际、拥抱世界的“空中桥梁”,襄阳刘集机场航空口岸历史上首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襄阳⇌香港航线开通。
根据计划安排,当天11时40分,CZ8095次航班起飞,2小时后抵达香港国际机场。襄阳直航香港航线开通,标志着襄阳打造汉江流域对外开放新高地迈出坚实一步。
开放 势在必行
不沿边、不靠海,作为内陆城市的襄阳,要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建设是关键。航空口岸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对于提升襄阳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汉江流域对外开放新高地意义非凡。
早在“十二五”末,我市就启动了航空口岸申报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航空口岸临时开放项目在“十三五”期间未能列入国家规划,临时开放工作一度搁浅。
如何破题?“我们积极寻求契机,力争实现口岸一次性临时开放,为纳入规划奠定基础。”时任市商务局口岸科科长龚从志回忆道,“2019年1月22日,我们得知襄阳正大拟用包机的形式从丹麦引进一批种猪,以此为契机,用时半年于当年8月17日实现首架从丹麦飞襄阳的货运包机降落刘集机场,从丹麦引进906头种猪,以种猪进口破解襄阳航空口岸开放难题,顺利实现了一次性临时开放。”
2019年,国家口岸办批文同意外籍货运飞机从襄阳刘集机场临时出入境。2021年9月,襄阳刘集机场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
纳入规划后,我市航空口岸申报工作进入加速期。市政府始终把航空口岸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来抓,连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
2023年8月15日,全市航空口岸开放专题会议要求,加快航空口岸开放步伐,按照时间节点,进一步细化任务、倒排工期,全力推进襄阳航空口岸如期开放。
领导小组加强了,基础设施跟上了,短板弱项补齐了,机场国际区硬件达标了。“我们挂图作战,在不同阶段明确17个部门、6大项26小项任务,市领导现场办公10次、开会24次……”回顾2023年口岸申报历程,市商务局口岸科科长赵坤如数家珍,“用时2个月,昼夜不休督促完成口岸查验设施、备勤设施以及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比预期时间提前了1周;用时21天,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完成国际旅游包机商公开招标工作;用时2周,完成省级层面征求意见程序,如期向国家口岸办上报请示;用时半天,通过省级综合验收。”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全市持续用力、拼搏努力下,今年2月,襄阳刘集机场航空口岸终于获批临时开放。
保障 勠力同心
作为襄阳都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南襄盆地唯一的航空口岸城市,我市肩负着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大使命,这也对口岸建设能级、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023年,市政府专题研讨会部署襄阳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工作后,襄阳机场随即启动新一轮航空口岸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工作——
改造T2航站楼国际区,根据湖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和襄阳海关要求,用时2个月,完成负压隔离室改造、增设精密空调、设备联检联调等改造项目70余项,硬件建设全部达标;
加强运行筹备,做好口岸开放岗位人员储备及培训工作,派19名员工赴天河机场开展陪伴运行,学习国际流程;
配置智能化信息化设施设备,打造出入境旅客查验系统、负压隔离室、先期机检管理系统、智慧卫检处置系统、勤务指挥平台等,可实现旅客及行李物品全链条立体监控,营造内紧外松、安全高效的良好通关环境,优化旅客通关体验。
为保障我市首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顺利开航,襄阳海关根据出入境航班最新文件规定和要求,从硬件设施、物资储备、监管流程、人力资源等方面为开航做好全方位准备,加强与边检、卫健委等单位沟通协作,确保口岸通关安全有序、顺畅高效。
在卫生检疫环节,配备自助健康申报机、智能红外测温闸机等,可根据旅客健康申报及体温监测情况进行智能拦截,正常情况下旅客通过卫生检疫流程仅需5秒,大大提高海关工作效率,优化出入境旅客卫检通关体验。
在行李物品监管环节,利用先进查验设备和技术,提高行李物品的查验效能,同时创新与安检部门共同查验行李模式,将行李物品海关监管嵌入安检过程,一次过机即可完成安检和海关双重查验流程,实现旅客高效顺畅通关验放。
“这是襄阳对外开放史上的里程碑,更是湖北边检的大事、喜事。助力襄阳腾飞,我们使命在肩、责无旁贷。”湖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党委书记、总站长邬舜文介绍,该总站提前谋划部署,采取异地用警、跨站援勤、调配业务骨干、岗前实战演练等举措,为我市口岸临时开放提供充足警力保障。同时,积极与襄阳市政府及相关单位对接,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座谈研讨、联合演练,制定了勤务保障专项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当前,边检执勤区域已配备应用信息化查验设备,打造“智慧国门”,营造了安全、高效、顺畅的通关环境。
发展 未来可期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中国(襄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襄阳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襄阳综合保税区等先后获批。
“开通襄阳⇌香港航线,对我市提升城市能级、区位优势、辐射带动能力以及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意义重大。”市商务局局长陈永涛表示,香港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合作伙伴,是全市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地,航线的开通为襄阳和香港架起一座连心之桥、交流之桥,将进一步深化两地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推动国际(地区)合作迈上新台阶。
襄阳富丰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市重点企业,其产品出口目的地主要是香港。该公司董事长傅天生说:“襄阳⇌香港航线开通后,将极大便利在襄港籍企业家往返,提高工作效率,为在港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高管、技术人员及其家属来襄开展商务活动,以及吸引更多外籍人才和投资者来襄发展提供了便捷通道。”香港是我市引进外资、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2023年,我市与香港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5.4亿元,外商投资总额一半以上来自香港。
“襄阳⇌香港航线以及未来襄阳至东南亚航线开通后,对襄阳开拓入境游市场、发展壮大跨境旅游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市2月27日举行的襄阳机场航空口岸国际航线发布会暨出境旅游产品推介会上,市文旅局局长袁晓宁表示,将抢抓国际航线开通的交通利好,组织旅游企业设计精品线路、推出入境游游客喜好的深度旅游产品,大力开展引客入襄,将襄阳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胜地。
据了解,襄阳⇌香港航线每周三、周日发班。后续,刘集机场还将陆续开通直航泰国、越南、韩国以及澳门等国际(地区)客运航线,力争2024年临开期内实现超2.5万人次出入境。
加快开通国际航班、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建设区域航空中心、发展临空经济……未来,我市将充分发挥引领、辐射、联结、带动作用,着力建好“空中出海口”,打造外向经济“强引擎”,深度融入全国、全省对外开放大格局,高标准建设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核心增长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襄阳口岸开放大事记

2014年11月
襄阳刘集机场改扩建工程动工,我市一类航空口岸申报工作同步启动,市商务局(口岸办)负责牵头申报工作。“十二五”末,襄阳刘集机场一类航空口岸开放工作列入全省“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
2019年6月25日
国家口岸办批复同意外籍货运飞机从刘集机场临时出入境,临时出入境时间为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
2019年8月17日
由丹麦比隆机场飞来的货运包机在襄阳刘集机场成功降落,标志着国际货运包机首航成功,为襄阳申报一类航空口岸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
我市编制了《“十四五”期间开放襄阳一类航空口岸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年11月11日
刘集机场国际区改造工作再次启动。
2021年1月初
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关于支持襄阳航空口岸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的请示》。
2021年8月26日
刘集机场国际区改造工程通过民航部门行业验收。
2021年9月
海关总署印发《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刘集机场航空口岸项目名列其中。
2023年
我市完成刘集机场国际区改造、招标确定国际旅游包机商、申报资料编制等工作。同年11月,市政府向省口岸办提报支持刘集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的请示。同年12月12日,刘集机场首次临时开放的请示文件顺利上报国家口岸办。
2024年2月
国家口岸办正式批复襄阳刘集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对外开放。
2024年3月13日
我市举行综合演练保障口岸顺利开放,为襄阳直飞香港航线首航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3月20日
襄阳航空口岸临时开放暨襄阳⇌香港航班首航仪式在襄阳机场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