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台

[市乡村振兴局] 【乡村振兴动态】出政策 搭平台 创环境,保康“引育用留”聚人才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发表于 2023-7-12 03: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首届中国道地药材产业大会暨全国中药材乡村振兴会议在成都举行。保康作为道地药材优质产区应邀参加会议,并签订了中药材数字产地仓项目合作产区战略协议。

w2.jpg

“我们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科技人才支撑。”参加会议的保康县副县长蔡德军说。该县利用中药材资源禀赋,通过协调和争取,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湖北文理学院等科研院校选派科技副总3人、“三区人才”13人、科技特派员106人,全方位为中药材产业赋能提质,开辟了绿色发展新路径。

保康县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近年来,把人才作为强县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瞄准“引、育、用、留”等关键环节,破解山区县“引才难、留才难”困境,将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求贤若渴,“政策磁场”引人才

“保康虽是山区县,但人才政策与时俱进。”今年29岁的覃辉是湖北利川人,毕业于江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年,他通过“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来到保康,目前在乡村振兴局计划财务股工作。

“当时觉得安家费和生活补助费都挺满意,所以决定来到这里。”更让覃辉决定扎根保康的,还是县里解决了他的“关键小事”。根据人才政策,他的配偶也安排在保康县人社局工作,孩子在公立幼儿园就学。“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在保康工作、生活,这里就是我的第二家乡。”

营造“政策磁场”吸引人才,是保康县破解山区县“引才难、留才难”的核心策略之一。

该县研究制定了《保康县支持人才发展十条意见》,对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全日制一类本科生(或部分紧缺医疗卫生专业二类本科生)给予政策补助。2021年,安家费分别提升到30万元、15万元、12万元、5万元,生活补助每月分别提升到4000元、2500元、2000元、1000元,人才待遇全面提标。

w3.jpg

今年初,该县又谋划制定人才新政,注重政策延续性,重磅推出《保康县人才引进与跟踪服务管理办法》等文件,将创新性、针对性、系统性理念贯穿始终,努力构建符合保康实际、更优更具活力的“1+N”人才政策体系。

棋局布定,落子有声。近3年来,全县引进急需紧缺及高层次人才129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4名,大学生75名。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9万余人。

平台赋能,“产才融合”用人才

近年来,保康县把核桃产业纳入保康县五大重点产业链之一来抓,对核桃产业人才更是求贤若渴。

硕士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的徐朝煜,2017年通过急需紧缺型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保康进入林业系统,负责核桃产业科技推广工作。

来到保康后,徐朝煜就被纳入全县核桃产业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库。他参与了2018、2020、2022年科技推广项目,并顺利通过各阶段审查,参与培育出“楚林保鑫”“楚林保丰”两个新品种。同时,历经1个月时间的现场勘测,对每棵核桃树的号码、品种和位置进行实地确认,绘制出大巴山种质资源圃的总平面图,给在资源圃培植的每棵树贴上“身份证”,为今后实验研究提供便利。“这里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土壤,以及对人才的尊重,让我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徐朝煜说。

像徐朝煜一样的人才为引领保康产业发展增添了无穷动力,也是保康县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紧盯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激发人才动力取得的丰硕成果。

今年4月,保康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又重磅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快重点产业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针对全县磷化工、茶叶、核桃(林果)、中药材、蔬菜、烟叶、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采取精准吸引和集聚重点产业急需人才、加强重点产业人才自主培养、打造重点产业人才发展平台、优化重点产业人才发展环境等措施,引导广大人才服务和支撑全县重点产业体系建设。

w4.jpg

同时,鼓励企业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设立“突出贡献人才奖”,让更多良才贤才“人尽其才”。

截至目前,该县聚焦茶叶、烟叶、核桃、蔬菜、中药材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17名,有效推进了产才高效融合。

探索创新,“精耕本土”育人才

5月5日,保康县举行首届“乡土名匠”颁奖晚会,为14名产业领军人才、15名技能拔尖人才颁奖。

w5.jpg

真金白银的支持、大张旗鼓地表扬,彰显了保康县的爱才之心、用才之诚。

保康县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广泛吸纳各地杰出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好本地现有人才,构建坚实人才团队。

为有效提升县级医院薄弱科室医疗水平,保康县创造性开展“学科孵化”,与市级先进医疗单位结对孵化,采取项目合作、科室共建、团队培养等方式,对落后的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肿瘤病等三个学科开展学科孵化,指导业务提升、协助人才培养、开展学科联动,全力提升医疗水平。

从保康选拔应届高中毕业生,委托高校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全科医生,培养费由县财政统一负担,三年累计培养全科教师90名、全科医生107名。

深入开展“双招双引”工作,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共同推进,鼓励广大在外优秀人才回归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发展增添新活力。

积极探索“用人不养人、留人不拴人”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探索打造“人才飞地”,引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专业人才到保康县中小微企业、医院等单位开展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转化科技成果,培养实用人才。

同时积极实施教育人才联校强教行动、卫生人才联院强医行动、乡土人才联村强农行动,组织开展“名医、名师、名匠”等保康人才评选活动,搭建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平台,让优秀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评价、流动、激励机制,项目化、路径化、责任化落实《保康县支持人才发展十条意见》等系列政策,让人才与事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荣,让人才感到受重视、有奔头、肯留下。”保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结南表示。

来源:汉江创客审核:严俊杰编辑:汪晓璐责编:刘明主办:襄阳市乡村振兴局运营:襄阳日报新媒体集团

w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