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台

[美食交流] 完善特色淡水产品规划做实品牌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发表于 2022-6-9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襄阳政府网消息】6月8日,我市召开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链2022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链链长吕义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与会人员先后听取了《襄阳市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汇报、区域公用品牌“襄水+”创建申报工作汇报、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链招商计划情况汇报,并就相关工作进行研究。

吕义斌对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予以肯定,并指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充分论证后修改完善。

吕义斌强调,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链是我市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之一,各相关部门要盯紧目标加快推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注重发挥水产协会龙头带动作用,做实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业链价值。要培育做大龙头企业,对于纳入龙头名单的企业,相关扶持政策要迅速跟上,帮助企业更好发展。要聚焦项目狠抓招商引资,一方面要立足本身支柱企业,扩张裂变,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用好市场“无形之手”,引进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大型头部企业,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同时,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链专班单位要有紧迫感、硬作风,以有力有效的工作推动产业链更好、更优、更强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雷钧参加会议。

躬耕田生态农业:深耕“7钱虾” 做好“大”文章

6月初,记者在位于襄城区卧龙镇云岫村的襄阳市躬耕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看到,3台中型货车满载刚从稻田里捞出来的大块头的小龙虾,准备运往市区的酒店。

“五月中下旬至六月上旬这段时间还未到小龙虾上市旺季,市场上大块头的虾子不多。而我们出售的小龙虾重量都在6钱以上,所以销路特别好。”该公司创始人殷天军说。

2015年,殷天军从部队返乡,成立了襄阳市躬耕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准备发展稻虾共作。

“小龙虾就是‘以大为美’。但近年来,市场上小龙虾的平均体重在降低,食客食不尽兴,商家也难卖出好价钱。”殷天军说,“不搞清楚这里面的原因,就容易生产‘大路货’,收益就提不上去。”

经过调研,殷天军发现,重量在6钱以上的小龙虾更受市场欢迎,市场上‘大虾’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养殖密度高、生长时间短。2016年,殷天军流转70亩低洼田,试验稻虾共作。“当时,为降低养殖密度,我把虾苗的投放量压缩了约四成。”殷天军说。

除了请教农技推广中心专家、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外,殷天军还十分爱琢磨,经常在田边观察小龙虾的生活习性,渐渐总结出一套养“大虾”的办法。

小龙虾从稚虾到成虾,要经历多次蜕壳。蜕壳与水温、营养密切相关,水温高、食物充足,小龙虾发育就早,蜕壳间隔时间就短,生长就快。

通过长期观察,殷天军发现,早春时节,只要把田里的水位降下来,水温就会升高,小龙虾也会提早结束休眠,开始进食。

此外,殷天军还成功调配出含钙量更高的饲料,有效降低了小龙虾蜕壳时的死亡率。

“我们的虾子在4月底到5月初就能长到6钱。和我们一起上市的,个头没我们的大;个头和我们差不多的,上市时间一般又晚一至两周。有了这样的优势,我们销路自然不愁,利润也比较高。”殷天军说。

此外,在稻虾共作的生态模式下,稻田减少农药用量超过50%,减少化肥用量超过30%,种出来的生态稻米也非常受市场欢迎。

养出了备受食客青睐的“大虾”,该公司养虾规模逐年扩大,收益也随之增加,“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也很快被推广开来,仅在云岫村就带动村民发展稻虾共作500余亩。此外,该公司以出售虾苗、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稻虾共作,殷天军也被推举为襄城区稻虾产业协会副会长。

枣阳农民吴志军于2020年在襄阳市躬耕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学习了技术,购买了虾苗。他说:“我养的小龙虾在5月初就能长到6钱,现在卖出去的基本都是7钱重的虾子了,销售情况非常好。”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大虾’市场,不断提高‘7钱虾’的销售份额,确保为农户带来更稳定的收益。”殷天军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