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台

[美食交流] 荆楚“茶王” 香飘万家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2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23-4-28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4月21日至23日,湖北省首届“楚茶论坛”系列活动在武汉举行,襄阳17家茶企携名优产品亮相展会,“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走入大众视野。
展厅之内,慕“茗”而来的茶友驻足品鉴、好评连连;斗茶赛场,“襄阳高香茶”在308种荆楚名茶中脱颖而出、广受青睐。1个荆楚“茶王”、5个金奖、7个银奖……凭借香醇口感、独特品质,“襄阳高香茶”斩获多个奖项,荆楚“茶王”美誉名传四方。
“这得益于我市坚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推动茶产业特色化、优质化、生态化、品牌化转型,让区域公用品牌品质更优、影响力更大、竞争力更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化引领 历史积淀丰富品牌内涵

栩栩如生的诸葛亮铜像、古色古香的楼台牌坊、精致典雅的茶具熏香……走进“襄阳高香茶”展区,观展的茶友们仿佛置身魏晋时代,与名士大儒品茗清谈。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是襄阳的独特优势。
为更好地向外界展示“襄阳高香茶”源远流长的特色,从选品到布展的各个环节,襄阳都将历史文化元素充分融入,让各地茶友、采购商感到耳目一新。
饮茶习俗流传千年,在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中,茶文化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市坚持“做深茶文化、做优茶品牌”思路,推动历史文化和茶文化有机融合,为区域公用品牌树立、茶产业扩能提供支撑。
寻根溯源,深入挖掘人文历史中的茶元素,神农尝百草遇毒得茶而解、诸葛亮躬耕苦读种茶明志、陆羽《茶经》盛赞襄茶、皮日休隐居襄阳为茶“十咏”等历史故事广泛传播,让人人皆知“襄阳茶”;氛围营造,培育社会各界品茶爱茶氛围,“襄阳高香茶”全民饮茶季、“万里茶道”申遗、“襄阳高香茶”开园仪式等活动接连开展,让人人皆品“襄阳茶”;文旅融合,搭建品味茶香魅力个性化平台,谷城五山打造“茶旅小镇”、保康连续举办4届茶文化旅游节、南漳打造茶文化体验交流研学特色旅游线路等举措的落地成势,让人人皆爱“襄阳茶”。
集群跃升 链式发展推动规模倍增

统一的产品标识、共融的包装风格、近似的口感特质……在首届“楚茶论坛”系列活动中,17家襄阳茶企“抱团出战”,充分展示出“襄阳高香茶”强大的品牌凝聚力和较高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襄阳茶区自然条件好、种植历史久,先天优势明显,但由于过去很长时间都以小作坊、分散式经营为主,没有及时形成强有力的支柱性龙头企业和影响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在茶产业发展竞争的‘上半场’,未能跻身‘第一梯队’。”省茶产业链专家、襄阳茶产业发展联盟会长肖勇介绍,为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襄阳围绕做优做强“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多举措引导本地茶企抱团奋进、外地龙头落地领军,大力推动茶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
谷城县围绕汉家刘氏茶、玉皇剑、裕满春、蓝溪等龙头茶企,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市场化分工协同机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茶农专业化、职业化,茶叶生产规模化转型;保康县通过与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萧氏集团联手成立保茶集团,在引进充足资金和先进制茶、管理手段的基础上,成立茶叶联合会,引导38家茶企、合作社统一种植、采摘、加工、包装标准,推动产品品质、产业规模同步提升;南漳县以中国有机谷核心区建设为契机,打好“生态牌”,逐步壮大有机茶产业,统筹建设优质茶园9.5万余亩,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全力唱响“襄阳高香茶”绿色品牌。
锚定集群发展目标,我市聚焦制茶环节、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短板有针对性地招大引强,利用奖补资金调动本土企业借船出海、扩大宣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优化资源配置“扶优、扶大、扶强”,不断强链补链延链。2022年,全市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80亿元,同比增长近10%。预计到2025年,茶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可突破150亿元。
科技赋能 工艺改良助力好茶飘香

“‘襄阳高香茶’干茶外形匀齐、翠绿油润,香气呈嫩栗香味、兼显花香,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品质特征独特。”在斗茶大赛评审环节,各路专家为“襄阳高香茶”投下“赞成票”。
“和传统的‘柴火炒茶’工艺不同,我们与市农科院茶叶团队联合研发了‘炒—烘’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工艺。该工艺采用立体摊晾、动态杀青、智控分段烘干等工艺,避免了火候、经验、执行标准等因素造成的不稳定性,让茶叶外形更好、色泽更绿润、口感更鲜爽。”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于学介绍,2021年起,全市启动茶产业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技术改造,在政策优惠和资金奖补激励下,公司对厂房、设备、工艺进行全面升级,得益于此,“玉皇剑·襄阳高香茶”在308种荆楚名茶中脱颖而出。
除了推动制茶工艺不断提升,市农科院茶叶团队还围绕茶叶种植、茶园管理技术提升持续发力,研发的“襄阳高香茶1234绿色生产技术”,为“襄阳高香茶”更香提供了全力保障。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按照“生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丰产优质、集中连片”,科学筛选福鼎大白茶、中茶108、鄂茶1号、龙井43等茶树无性系优良品种,以免费提供茶苗、补贴3年茶园管理费的方式向农户提供支持。3年来,全市新建优质茶园10万亩,改造老茶园15万余亩,同时大力推广有机茶种植模式,普及茶园改水、改肥、改树、改土等技术,让茶叶种植成本下降、产品品质提升。
“目前,使用‘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的45家企业,均基本完成加工厂标准化、清洁化改造和基地改造。”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未来3年,我市将进一步做好“三茶”统筹发展文章,不断推动茶产业链延链强链,使“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提升,在茶产业发展竞争的“下半场”实现反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