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台

[健康养生] 当代年轻人“家族养生群”自保指南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0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发表于 2023-1-3 16: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毫无例外,每个人打开微信都会有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又或者是“x氏家族群”。在这些群里,爹妈每天发出早安与晚安,比闹铃还准时。群内的日常还充斥着各种不知从哪转发来的养生文。

父母总用这样的方式关心着在外打拼的孩子,但面对那些唬人的“标题党”与早已辟谣的网文,年轻一辈往往不胜其烦,却又敢怒不敢言。

△ 日剧《半泽直树》剧照

如果你多次提出异议,父母的反驳理由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又或者是“这都是为你好”等等。如何在家族“养生群”里自保?成了让不少当代年轻人头疼的问题。

01

两代人的健康观,差距有多大

总在转发各种养生类10w+文章的长辈,健康观可以用“经验主义”来概括。过去物质匮乏,相关健康知识也不普及,半辈子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管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有些“偏方”并不一定科学,但在一些情况下歪打正着。比如患上轻度的感冒或者咳嗽,老一辈常常会熬粥喝,来调理身体。他们认为粥养人亦可养病。在过去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粥、鸡蛋、水果都是珍贵的,很多时候只有生病时才能吃到。而这些食物能补充营养,也就实现了“病除”的效果。但如今,随着科学观念越来越普及,我们知道粥是碳水化合物,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人体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还须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保持营养均衡,才能达到调理的作用。粥的功能,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有限得多。

w2.jpg

△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家庭群

比起老一辈,年轻一代更愿意相信科学的证据链,也有更多信息渠道去探究这些“偏方”背后是否有完整的科学解释。

如果和父母一起生活,两代人差别巨大的健康观也会导致生活上的摩擦。比如父辈喜欢催孩子趁热吃饭,但事实上,“趁热吃”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损害;长辈们喜欢喝开水,对年轻人喜欢喝凉水非常不解,甚至嗤之以鼻。

解决摩擦的办法,当然不是直接怼回去,或者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下。观念的转变需要科学健康知识的普及,也需要彼此的理解与充分交流——虽然这可能是一场“持久战”。

02

一些常见,但很不科学的健康知识

很多年轻人选择沉默,只为了避免争吵。但给父母传达科学的健康知识是我们的责任,当然,我们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

在年轻人中,同样会有不少罔顾健康的做法,也存在很多健康知识误区及盲区。比如不少人一边通宵达旦的工作,一边吃着昂贵的保健品,又或者为了明天和朋友聚会能大吃一顿火锅,今天选择不吃饭。一边暴饮暴食,一边自怜自爱,网友戏称这样的举动为“朋克养生”。

近年来,年轻人的脂肪肝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认为是无限制的喝酒,吃油腻的外卖和长期熬夜所导致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一个拒绝油腻,甚至长期吃素的人,也会得非酒精性脂肪肝——这其实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造成的。

长期用眼过度的上班族,有时会把电脑背景调节成绿色或在办公室和家里的桌子上摆放很多绿植,想用这个方法来保护视力。但事实上,光看绿色并不能缓解眼疲劳,只有适当用眼,常常远眺才能让眼部肌肉得到休息。用眼过度时,使用热敷式眼罩,是个很好的物理疗法。绿植最大的功能,或许仅仅是美观而已,它们既没有护眼的功能,更没有防辐射的效果。

许多年轻人已经认识到自己亚健康的状态,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消费。敏感的商家们也因此瞄准了年轻人的健康市场,想尽办法,收了许多人的“智商税”。然而,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成为与健康生活不可调合的矛盾——这也无怪乎父母们会操心我们的身体,不断找各种养生文转发给我们。

面对诸多的健康误区,为大众普及科学的健康知识很有必要。最近,阿里健康大药房推出了一组接地气的短视频,用生动的故事,指出了这些连年轻人都忽视的健康误区。

w3.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045671332083793920

△ 点击播放视频

此外,阿里健康大药房作为拥有亿级用户的平台,还发起了《全民健康大挑战》进行趣味辟谣。这些题目都经过中华医学会《健康世界》的医学科普专家组审核,具有专业性,同时在形式上也具有互动性,适合全家人一起学习,在游戏中缩短两代人健康观念上的差距。

03

知识竞答

全面,系统,一扫盲区

走出认识的误区,学习系统而丰富的健康知识很有必要。《全民健康大挑战》囊括了健康误区、饮食安全、防疫攻略、母婴知识、职场健康、科学健身六大类型,约有1300道问答题,能够一次性科普多个领域的健康知识,提升每个人的认识。或许将来你能成为健康知识领域的专家,在“家族养生群”理直气壮地发言。

网上也有人整理出了知识竞答的全部答案,我们可以熟记正确选项,这样就可以顺利通关——虽是“作弊”,但知识竞答的目的,是为了科普。能通过竞答的方式,了解、记住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派得上用场,才是竞答的真正目的。为了鼓励用户参与,问答也设置了奖励,通关便有机会领取红包。

w4.jpg

w5.jpg

w6.jpg

w7.jpg

w8.jpg

w9.jpg

△ 滑动查看更多《全民健康大挑战》问题答案

这样权威又有趣的健康“辟谣利器”,大可以分享到家族群,让父母一同参与。除了《全民健康大挑战》,阿里健康大药房还邀请到了登上过央视《朗读者》的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作为健康守护官为网友“在线辟谣”。

9月12日,陶勇做客了薇娅直播间,在健康科普专场的直播中他回答了网友们的提问,比如“吃胡萝卜能治疗近视吗?”“手机屏幕亮度是否越低越护眼?”“喝茶能刮油减肥是真的吗?”,答案是“不能,不对,不是”。

w10.jpg

△ 陶勇做客薇娅直播间

陶勇还提出了“健康三观”的概念,即预防观,治疗观和保养观。我们平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除了生理疾病也要注意心理健康,生病时千万不能拖,要在发现初期及时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让自己心情愉快,保持活力。健康守护官陶勇最后还提醒广大网友,保健与治疗是两个概念,大家不能“讳疾忌医”。

04

线上“把脉”越来越普及

但要对症用药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加强,线上问诊也越来越普及。《全民健康大挑战》无法涵盖所有的健康问题,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在线咨询相关人士。在阿里健康大药房,专业的执业药师7x24小时全天在线,用户在买药之前可以进行充分的咨询,了解更全面的信息。毕竟药品属于特殊类商品,事关健康和用药安全,购买渠道是否透明,网上咨询服务是否专业,购买是否便利,是否能够降低网购风险和保证消费者支付安全等都是影响消费者是否选择网上购药的因素。

w11.jpg

△ 购药需咨询执业药师

从数据上看,2019年我国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已经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网上购药带来的便利性和普惠性,弥补了许多线下购药的不足。除了药品种类丰富,能够一站式满足家庭各年龄段成员的需求。网络购药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便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习惯足不出户,线上咨询,一键下单,在家坐等收货,省去线下排队的麻烦,也解决了小医院不愿意去,大医院太远,挂号时间成本太高的问题。而对于一些需要购买隐私类药品的消费者而言,线上购药也免去了去药店的尴尬,“寻医问药”再也不是件害羞的事情,同时也方便在外工作的子女远程为父母及时添购常备药。据阿里健康大药房提供的数据显示,50%的在线购药用户来自三线以下的城镇,互联网让他们享受到了与一线城市居民一样的医药健康服务,同时可以享受连续的、常态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当然,我们要明白,虽然买药越来越方便,但还是不生病为好。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规律的作息,遵从父母“养”那一套健康理论,其实也很有道理。不过,一旦生病,也不要随意尝试“土方法”——病了就要治疗,错误的观念和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健康是福,但人免不了生病。在线问诊,对症用药,很关键。面对疾病,科学的认识更关键。

资料参考:

[1] 《网上药店激增,阿里健康升级“超级药房”》,刊载于《南方日报》2019.9.20,B02版;

(图片来源:阿里健康大药房,视觉中国)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幸鹏

作者:陈涛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