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人十六恿 发表于 2022-11-26 11:38:43

坚持四融合、构建四张网!湖北一地推进“扫黄打非”提质增效



近年来,黄梅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扫黄打非”工作部署,积极探索整合各类资源优势,着力推进“扫黄打非”+,有效凝聚“扫黄打非”工作合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健康向上向善的社会文化环境。

01

聚焦机制融合,压实责任网

坚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确保“三个安全”。

一是深化体系建设。今年来,黄梅县健全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扫黄打非”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为本地本单位本部门本领域“扫黄打非”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为“扫黄打非”工作直接责任人,在县直单位全覆盖设立了“扫黄打非”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抓本单位“扫黄打非”工作。

二是严格奖惩措施。黄梅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黄梅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扫黄打非”工作,切实履行“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方案》,出台了3类16项奖惩措施,有效激发了“扫黄打非”队伍干事创业的源动力,让干事创业者脱颖而出,让思想懈怠者提振精神,营造学先进、比干劲、争一流浓厚氛围。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意识形态、文明创建、平安综治建设等考核内容。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每月下基层调研“扫黄打非”工作,县“扫黄打非”办每周到基层站点督导“扫黄打非”工作,县委宣传部部务会每次听取和研究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县“扫黄打非”办半年对乡镇“扫黄打非”工作进行一次量化评比、通报。结合党委(党组)巡视巡查,县“扫黄打非”办对大河镇等4个乡镇和县直单位开展了“扫黄打非”工作督查。

02

聚焦队伍融合,织密防护网

积极构建“1+16+N”工作体系,推动三级联动抓创建,三支队伍抓管理,凝心聚力抓成效。

一是建好志愿队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基层网格员、监督员、信息员、联络员、家长、师生等为主要力量组建709支2400余名志愿队伍,构筑“扫黄打非”人民防线。

二是建强宣传队伍。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以专业人才和业余爱好者为骨干,全县组建17支宣传队伍,创排了黄梅小戏《特殊家长会》等3部“扫黄打非”精品节目,摄制“扫黄打非”公益宣传片3部,刊播“扫黄打非”公益宣传片1500余次,采取理论+文艺+互动的方式宣传“扫黄打非”10余场,推动“扫黄打非”潜移默化、直入人心。

三是建优巡查队伍。联合检察、公安、文旅、市监、消防等单位执法骨干开展联合检查10余次,组织“扫黄打非”干部线下培训2次,组织群众线上培训1.5万余人,不断提升群防群治水平。各成员单位按照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将涉黄涉非纳入日常巡查工作范围,县邮政公司每月对辖区网点“扫黄打非”工作1次巡查督查,每季度1次通报,巡查通报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直接与工资挂钩,用真金白银推动每名邮政工作人员都是合格“扫黄打非”巡查员、信息员。各基层站点网格员将“扫黄打非”嵌入日常巡查范围,不定期对辖区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文化娱乐经营单位等重点经营场所开展巡查排查。在“百日行动”中,小池镇“扫黄打非”办联合相关部门一周一巡查。今年来,巡查检查各类场所390家次,出动人员680余次,发现和整改各类问题30余个,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5件。

03

聚焦活动融合,构建宣传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重大主题活动为牵引,借台唱戏,着力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让“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一是推动“扫黄打非”常下乡。县“扫黄打非”办5次到乡镇、到村组开展“扫黄打非”百姓宣传活动,纵深推进“扫黄打非”知晓度、参与度。4月份,县“扫黄打非”办联合33家成员单位在分路镇余桥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通过设立“扫黄打非”咨询台,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折页份,快板表演《“扫黄打非”宣传员》等,将“扫黄打非”送到群众身边。

二是推动“护苗联盟”结硕果。联合团县委、县妇联等13家县直单位组建“护苗联盟”,开展“护苗联盟”系列主题活动3次。结合春秋季开学,联合网信、教育等部门开展“扫黄打非”第一课,宣讲版权知识、普及法律等,直接惠及师生5千余人,苦竹乡、停前镇等16个乡镇“扫黄打非”办组织3.5万余名干部群众、师生、家长收看《“扫黄打非”在行动》。小池一小、小池五小、县七小等一批“护苗”示范站点相继涌现,“护苗”品牌不断擦亮。

三是推动绿色阅读固阵地。依托图书馆、新华书店、农家书屋、校园图书室等平台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1000余场次,大力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正版书,助力“扫黄打非”理念入脑入心入行,持续巩固和占领基层宣传思想阵地。489家数字农家书屋组织干部群众阅读《习近平第四卷》谈感悟说体会;黄梅镇八角亭中学刘欣雨作品《圆梦书屋》获全国我的书屋我的梦阅读实践活动征文组优秀奖;小池二中岳子涵作品《护苗行动2022》获湘鄂赣“护苗·绿书签”大赛优秀奖。

04

聚焦资源聚合,夯实基础网

积极探索打破部门行政壁垒和条块束缚,主动融入,相互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夯实“扫黄打非”工作根基。

一是融入党建工作。依托基层党组织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党员+农户”结对帮教管理模式,加强对群众“扫黄打非”教育引导,自觉远离有害信息、尊重知识产权、抵制非法出版物。开展有害政治性出版物检查10余次,组织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将党的创新理论播撒到群众心田。

二是融入文明创建。将“扫黄打非”工作作为年度评选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要指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开展“扫黄打非”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

三是融入综治平台。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将“扫黄打非”巡查、发现、处置流程纳入社会治安矛盾排查项目,实行“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群众”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及时化解群众矛盾问题300余起。

四是融入居民自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把“扫黄打非”工作有关要求融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有害信息和出版物,落实日常巡查、线索发现、问题处置、台账记录等工作职责。目前,全县489个村(社区)全覆盖将“扫黄打非”纳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小区公约。

五是融入文化服务。创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驿站三站合一示范创建。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农家书屋、公益电影放映、文艺宣传、全民普法、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增强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开展文艺宣传20余场次、普法宣传60余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300余场次,发放宣传折页3万余份,宣传海报5千余份,印制“扫黄打非”纸杯等宣传品5千余个,县级以上媒体平台“扫黄打非”宣传报道60余次。

来源:黄冈市“扫黄打非”办

编辑:胡莹

出品:湖北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坚持四融合、构建四张网!湖北一地推进“扫黄打非”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