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db55555 发表于 2022-11-25 09:48:59

【科协读党史】曾任保康抗日后方游击队队长,双目残疾仍坚持革命,他叫王莘

               

   王莘逸,字福德,号愚农,湖北保康人。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保康抗日后方游击队队长。
  王莘逸年少时读过私塾,后因生活困难中途辍学。1928年春,中共南漳县委决定在薛坪建立苏维埃政权,消息传到临近的龙坪,王莘逸同20多名进步青年一道,跋涉50里山路抵达薛坪,参加张道南领导的南漳荆山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清乡队”四处搜捕起义人员,王莘逸被迫转移到保康马良、店垭一带当家庭教师。

  1931年4月,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来到保康,准备创建荆当远革命根据地,七师二十一团宣传队长樊哲祥被派到马良组织成立农民协会,王莘逸率先报名参加。农民协会成立后不久,国民党纠集10余个团的兵力向马良进攻,红军被迫转移,王莘逸随部队活动被分配到红三军教导团。同年9月,贺龙率红军主力转移至洪湖,教导团留在房县与特务营、均房两县游击队合编为红九军第二十五师。

  1932年1月初,国民党反动派均(县)、房(县)、谷(城)三县联防民团总指挥余希珍带领3000多匪军,占领房县县城,并在上龛一带屠杀革命群众。中共鄂西北临时分特委书记柳直荀带领部队,冲过封锁线,绕到敌人背后,直扑叶家河。战斗中,王莘逸在抢救身边战友时,被子弹击中倒在山林的刺丛中,脸部被划破,双眼被戳伤。同年2月中旬,红二十五师东下洪湖时,王莘逸双眼残疾不便随大部队活动,留在保康开展地方工作。王莘逸回到保康龙坪,先后在姜家峡和老湾开办学校,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他曾给学生们讲过这样一段话:“地主恶霸的剥削欺压并不可怕,怕的是穷人心不齐、胆不大。”王莘逸还经常为穷苦百姓写“状纸”鸣不平,群众有什么想不通和看不惯的事情都愿找他商量。王莘逸因势利导,暗中培养了20多名进步青年。

  1939年2月,南漳县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成立,王莘逸得知消息后,派人与之联系,组织成立了“战宣队”。利用群众赶集、上庙会的时机,在三景庄、龙坪、莲花寺、龙王冲、李家祠堂等地进行抗日宣传,组织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演话剧、教唱抗日歌曲。随着工作的深入,“战宣队”改为“抗日后方游击队”,王莘逸担任队长。游击队活动范围涉及马良所辖的13个保。1941年夏,国民党地方乡政保甲人员,以抗战为名向群众敲诈勒索,百姓怨声载道。王莘逸发现这种情况后,将游击队员分散到各地,暗中发动群众抗粮抗捐。此时,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一部在马良地方反动武装的配合下,大肆捕杀游击队员。王莘逸组织队伍机动灵活的应对,在一次行动中巧妙抓获了下乡巡察的国民党区长杨绍武,并将其捆于马上,后因敌人援兵将至,遂率游击队隐蔽转移。此后,王莘逸遭到国民党的通缉。

  1946年7月,中原野战军南路突围部队来到保康,王莘逸主动联系并参加马良乡爱国民主政府工作,在龙坪一带发动群众,为部队筹粮筹款、传递情报,搜缴土顽枪支,救助伤病员。1947年3月,南宜保中心县委书记李蔺田身患重病,被安排在王莘逸家中养病,王莘逸一家悉心照料,熬草药、洗伤口、站岗放哨,并多次躲过了国民党“清乡队”的搜捕,直到5月底李蔺田随中原游击纵队安全离开。王莘逸因双目残疾,行动不便,没有随部队转移,留在当地靠学生和好心群众的保护,躲避敌人追捕,并四处打探解放军的消息。

  1948年初春,江汉军区警卫团的一个营360余人组成襄西支队,向襄河以西地区挺进,拟建立以南漳东巩为中心的襄西根据地。王莘逸得知消息遂即赶往南漳峡口一带,与南(漳)远(安)指挥部取得联系,在返回保康途中被反动地主暗探跟踪。当王莘逸和2名队员在龙王冲学校休息时,被赶来的国民党“清乡队”包围。王莘逸在突围时遇害,时年42岁。

  参考资料:1.中共襄樊市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共襄樊党史人物传(第二集)》,1986年版。2.中共保康县委党史办公室编:《保康革命斗争史》,1995年版。3.保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保康县志》,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1年版。

  来源: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协读党史】曾任保康抗日后方游击队队长,双目残疾仍坚持革命,他叫王莘